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如何教孩子,投資不要陷入這10大行為陷阱

[大衛選讀] 我們家的投資理財教育,一直非常實驗性。從國小開始,我們就把所有的壓歲錢全數交給孩子,帶他們去看公司財報,讓他們自己去做投資理財,而且100%盈虧自負。

會這麼做的原因是,身為成年人我們自己都曾做過很多錯誤的投資決策,而且也還在不斷的試誤跟學習中。要教孩子這些道理,最有效的方法並不是幫他們避開所有的障礙陷阱,而是及早讓他們去親身體會投資的高低起伏,並且從中去學到經驗教訓。

Don’t Get Caught by These 10 Behavioral Pitfalls 這篇文章,列舉出投資心理相關的10大行為陷阱。我覺得很適合在孩子做完自主決策,對於投資有所體會時,回來對應做教學用。

當然也很適合大人自己好好反思一下啦。

內容整理如下,原文連結:https://www.morningstar.com/personal-finance/dont-get-caught-by-these-10-behavioral-pitfalls


投資不要陷入這10大行為陷阱

Don’t Get Caught by These 10 Behavioral Pitfalls

華倫·巴菲特 (Warren Buffett) 認為,投資成功不需要大量的腦力,而是需要一種人格特質;一種可以控制住自己的衝動,避免陷入麻煩的心理素質。

這是一種罕見的能力,能有效地識別和克服,自己心理上的弱點 (identify and overcome one’s own psychological weaknesses)。

在過去的幾十年中,行為財務學 (behavioral finance) 在理解心理學和投資者行為方面,獲得了許多可供借鏡之處。其中在如何糾正投資錯誤,以便獲取更大的利潤這塊,特別值得參考。以下是10個最大的心理陷阱 (psychological pitfalls):

▎1. 過度自信 (Overconfidence)

過度自信指的是,我們認為自己比實際上更聰明或更有能力。例如,有82%的人說他們在安全駕駛者中排名前30%;或是當人們說他們對一件事有90%的把握時,研究顯示他們最終只有約70%的正確率。

研究顯示,過度自信的投資人會傾向更頻繁地交易,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比對方更懂得真正的行情。

事實上,頻繁交易的代價高昂,而且很少有所回報。交易成本包含了傭金、稅務和買賣的價差。這些摩擦成本將不斷地拉低年化報酬率。

除了對我們能力的過度自信外,促成快速交易的另一個因素是控制錯覺 (illusion of control)。我們會以為,自己親力親為去做更多的投資決策與操作,就更能夠掌握並拉高投資績效。但研究發現恰好相反,過度參與可能反而是有害的。

▎2. 選擇性記憶 (Selective Memory)

過度自信可能導致的另一個危險是選擇性記憶。大多數人並不想記得過去的痛苦事件或經歷,尤其是那些我們自己造成的後果。投資上尤其是這樣,我們當然不想記得那些大賠的股票,或是愚蠢的交易選擇。

當我們越是自信,這樣的記憶就越會威脅到我們的自我認知。如果我們犯了這些投資上的錯誤,我們還會是個優秀的投資者嗎?

這樣子的認知失調 (Cognitive dissonance) ,將迫使我們選擇性地記住它,並且在記憶中加入一些合理化的資訊,以便糾正並為維持我們的自我形象認知。

像是「也許賣掉那支股票真的不是個壞決定?」以及「也許損失的錢沒有那麼多?」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們對該事件的記憶可能不會是絕對準確的,但已經很好地融入到我們期望的整體形象中。

然而,這樣的選擇性記憶,很有可能會讓投資一錯再錯,錯失導正的機會。

▎3. 自我設限 (Self-Handicapping)

相較於過度自信,自我設限則是另一種極端。在缺乏自信的狀況下,我們可能會預先幫自己找藉口,來解釋為什麼未來可能會表現不好。

像是比賽上場前,先跟大家承認自己腳踝酸痛,這樣如果打得不太好,也許就是因為腳踝受傷造成的。

作為投資者,我們可能會屈服於自我設限。先承認我們沒有像過去那樣花很多時間研究一隻股票,要是投資的結果不如預期時,就有一個理由可以安慰自己。

實際上,帶著這樣的負面情緒,並沒有辦法幫助我們靜下心思考,去做更好的投資決策。

▎4. 損失規避 (Loss Aversion)

許多投資人會特別關注單筆虧損的投資,即使他們整體的投資組合是獲利的。這種行為被稱為損失規避。

研究顯示,投資者更傾向於先賣出上漲的股票來獲取一些利潤,但同時卻不考慮賣出下跌的股票,在虧損的情況下去承認自己的失敗。

菲利普·費雪在他的經典著作《非常潛力股, 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》中寫道:「比起其他原因,投資損失往往更多是來自於,投資人選擇繼續持有他們不想要的股票,直到至少能打平出場 (at least come out even) 為止。」

心理學研究發現,我們對損失的痛苦感受,比對收益的愉悅感受要更為強烈。正是這種逃避、不願早點面對痛苦的態度,可能導致我們持有虧損的股票太長的時間,徒勞無功地希望它們總有一天會反轉,而錯失了決策調整的時機。

另一方面,遺憾 (regret) 的心理影響也與損失規避有關。遺憾可能導致我們無法區分糟糕的決策 vs. 糟糕的結果,兩者有何不同。

我們往往會對不理想的投資結果感到遺憾,例如某支股票的表現疲軟;即使我們是根據正確的原因而選擇了這項投資,而這原因也還成立,只是股價尚未反應。在這種情況下,遺憾的心態可能導致我們提早做出賣出的決定,比如在底部賣出一家穩健的公司,而不是趁回檔時購入更多股份。

這種對於糟糕結果的遺憾感,反而更進一步促成了下一個糟糕的決策。

▎5. 沉沒成本 (Sunk Costs)

沉沒成本謬誤指出,我們無法忽視決策的沉沒成本,即使這些成本不太可能被回收。

舉個例子,如果我們購買了昂貴的劇院票,在演出前得知這部戲的評價確實很糟。由於我們已經支付了票款,我們出門去看戲的可能性,會遠大於這些票是朋友免費贈送的情況。

理性思考上,不管我們是否購買了票,如果聽說這齣戲劇很糟糕,我們應該要根據自己的興趣,選擇去或不去。

然而,我們常常無法忽視糟糕投資的沉沒成本。

沉沒成本可能促使我們持續抱著一支股票,而不是考慮及時止損,即便是當這家公司的基礎業務搖搖欲墜時。相反地,如果下跌的股票是別人送的、繼承來的,或許我們就不會堅持那麼久了。

▎6. 錨定效應 (Anchoring)

要是讓紐約人去估計芝加哥的人口數,他們會以自己知道的數字 (約850萬)為基準進行下調,但調整的幅度往往不夠。讓密爾瓦基市的人去猜芝加哥的人口數,他們也會以他們知道的數字為基準 (約60萬) 向上調整,但同樣調整得不夠。

在估計未知數字時,我們總是會依賴我們已知的信息。

投資人經常受困於錨定效應。他們會被公司發佈的獲利預估,或是近期的獲利數字所影響。對於投資人而言,錨定行為會表現在,過分重視近期的表現,而忽略了長期的發展趨勢。

參考的資訊越短期,投資決策就會越像是丟骰子的隨機亂數。

▎7. 確認偏誤 (Confirmation Bias)

我們經常在不自覺中,過度相信自己的信念,並且產生了確認偏誤。也就是特別留意那些,能支持佐證我們信念的資訊。

例如,如果我們擁有一家汽車的股票而且運氣很好有獲利,我們就更有可能會傾向於相信那些,能支持這樣投資結果的正面資訊,而不是其他負面的警訊。

後見之明偏誤 (Hindsight bias) 也很類似。這是在已經知道實際結果的情況下,重新評估我們當初是怎樣做決策的。例如,知道一支股票的表現結果後,我們可能會在心裡默默修正我們最初購買它的原因。

這種似是而非的知識更新 (knowledge updating) 可能會阻礙我們理性客觀地去看待過去的決策,並從中學到寶貴的經驗教訓。

▎8. 心理帳戶 (Mental Accounting)

如果你曾聽朋友說過,他們不能花某筆錢,因為他們計畫用它來度假,那你就見證了心理帳戶的實際運作。

我們大多數人會將自己的錢分在不同的桶子裡,像是這筆錢是為了孩子的大學教育,那筆錢是為了退休,另一筆錢是為了房子等。

投資人確實從這樣的行為中獲得了一些好處。例如為退休劃定資金可能會防止我們輕率地花費它。然而,當我們沒有考慮到更大的願景就開始對資金進行分類時,心理帳戶就成了一個問題。

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,我們如何看待稅務退款。我們通常將稅務退款視為是意外找到的私房錢 (house money),可以更隨意地花費。但事實上,稅務退款是我們辛苦賺得收入的一部分,只是先扣稅再退稅而已,所以不應該這樣思考歸類。

在投資中,要記住的是,不管是從辛苦儲蓄、繼承還是資本收益中得來的,錢就是錢 (money is money)。善用每一筆錢,不要受心理帳戶的影響,而隨意做出無謂的冒險跟浪費。

▎9. 框架效應 (Framing Effect)

另一種值得注意的心理帳戶形式是框架效應。框架效應是指,我們在決策時會受到特定參考點的影響,但到頭來卻可能只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基準點。

比方說,我們決定要購買哪一台電視機時,就在我們準備為它支付500美元之前,突然意識到街對面的商店便宜了100美元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很可能會走到街上去購買那個更便宜的電視。

然而,如果我們購買的是一套新的家具,標價5000美元,我們相較之下就不太會去對面那家售價為4900美元的商店購買。為什麼?不是一樣都節省了100美元嗎?

不幸的是,我們傾向於以相對的,而不是絕對的條件來看待折扣。當我們購買電視機時節省了20%,但是當我們購買家具時,只節省了2%。所以看起來,在不同的情況下,100美元並不總是等值100美元。

同樣地在投資上,我們可能會執著於一些數字,例如單支股票的帳面報酬率,為了數字好看、心裡舒服而不願意獲利了結。結果錯失了機會,沒有能適時轉換到其他價格更合理、有成長性的股票上,而讓整年度的投資績效停滯不前。

要避免心理帳戶的負面影響,最好的方法是專注於投資總回報上,並且避免把將你的資金運用規劃得太分散。著眼於大局,就不會被小事所影響。

▎10. 從眾行為 (Herding)

市場上有成千上萬的股票標的,投資人不可能全部都去深入了解。事實上,哪怕只是去真正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,也都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。

但詭異的是,人們在此同時卻不斷地從經紀人、電視、雜誌、網站和其他地方獲得各種股票建議。進而殺進殺出,做出了各種對應的交易。

在許多情況下,一檔股票之所以會引起公眾注意,通常是因為近期股價的強勁表現,而不是因為基礎業務的改善。跟隨股票的小道消息,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擁有更多資訊的情況下去進行投資,這就是一種從眾行為。

很明顯的,跟隨市場資訊做買賣的結果,將會導致更多交易的成本,以及更多的決策失誤。

▎大衛編註:如何教孩子克服投資心理上的弱點

我自己的經驗是,孩子在人生早期的投資決策中,這些心理上的偏誤特別明顯,但同時也非常適合及早讓他們自己去親身體驗跟修正。

尤其是損失規避 (Loss Aversion)、沉沒成本 (Sunk Costs),跟框架效應 (Framing Effect) 的影響特別明顯。

像是他們會悶悶地抱著下跌的股票,試圖撐到股價回升到自己的買入成本,就再急忙賣出。至於下跌的原因是什麼、未來公司的營運展望是會更好還是更差,這個就不在決策思考當中了。

如果能讓孩子做出自己的投資決策,不論錯誤與否,然後再回頭去理解原來我們經歷了這十種投資心理偏誤中的哪一個。這會是很好的學習,而且越早越好。在往後人生數十年的投資判斷上,會打下很好的基礎。

一個經驗分享是,投資心理上的弱點,空手是學不會的。只有在真正踩過坑、受過傷之後,才能夠有效的去辨識跟克服。

試著讓孩子自己用壓歲錢來買股票,而且盈虧自負。這應該會是一堂很值得的理財生活課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