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IDEA for Kids - 用設計思考,啟蒙我們的孩子 Posts

比賽贏了又如何:培養孩子能帶著走的泛用能力

[大衛選讀] 從小陪孩子參加乙組賽事,場邊家長為了輸贏大聲吶喊好不熱鬧。我當然也喜歡贏球阿,只不過,相較於勝率戰績,我更在乎在球隊裡,我的孩子可以體驗、學到什麼東西。

現在的體育風氣比起我們小時候好了很多,從國中小學開始就有各種運動競技、俱樂部社團,到了高中大學也有體優、體保等升學管道。有時候我會想,往後能夠持續在體育上發展,走向專業運動員的比例到底有多高?如果我的孩子往後不走體育專業,現在學的東西對他們有用嗎?

我覺得是有用的,從孩子身上,我看到他們逐漸學會團隊合作、人際關係、當責、雙向溝通,以及領導的意識與能力等。這都是在輸贏以外,真正能帶著走的泛用能力。

本文選讀彙整了多篇文章。內容整理如下,原文連結則放在留言中。


比賽贏了又如何:培養孩子能帶著走的泛用能力

如果你跟成年人聊關於他們年輕時參與體育運動的經歷,可能常會聽到,體育對他們後來的成功,影響有多大。這往往是其他學科比不上的。

雖然言談中不會使用「運動可轉移技能 (athletic transferable skills)」這樣的專業術語,但他們會談到在團隊中競技和合作的經驗,如何幫助他們培養了自信、動能和韌性。這些特質和技能,即使不再是專業運動員,在工作跟生活上仍然非常有幫助。

相較於個人的最佳競賽成績,athletic transferable skills 常常被忽視,因為它們隱含在運動員的日常經驗中,以至於大家並不會特別去關注。

實際上,現在的年輕運動員有很好的機會,透過體育活動來學習寶貴的生活技能。與其他學科相比,很少有其他經歷能像親身參與體育那樣,可以綜合性地提供高強度的生活技能成長。

這包含了團隊合作、人際關係、當責、雙向溝通及領導力:

6 Comments

記憶、經驗與創意:頂尖運動員的創造力從何而來?

[大衛選讀] 女兒的籃球隊在前一陣子暑訓期間,由於新生剛進球隊,球員的站位搭配還沒磨合過,也還不熟悉戰術就要立刻參加盃賽,所以意外打了一輪完全沒有既定戰術的賽事。

這個不喊戰術,直接上場就讓團隊自由流動的臨時打法,反而打出了一系列的好球。有一種創造力大爆發的感覺,球員們的眼睛跟耳朵都打開了,行雲流水創造出了很多絕妙的進攻機會。

由於同一支球隊看了三年,所以我對這樣的創造力爆發,感到非常不可思議。進而去研究了運動員的創造力從何而來,如何訓練跟加強,以及發揮創造力的關鍵等。

本文選讀彙整了多篇文章。內容整理如下,原文連結則放在留言中。


頂尖的運動員,跟其他人最大的差異是創造力

最成功的運動員,總是極具創造力 (creativity) 的,高端的運動更像是一種藝術。這就是為什麼數百萬人注視著這些頂尖運動員的一舉一動,因為他們的表現出人意表的美。我們總是期待親眼見證那些神奇的靈感,以及發揮創造力的美妙時刻。

粉絲們可能會花好幾個小時觀看無聊的運動比賽,就為了等待那個只持續幾秒鐘的靈光乍現。那是全場的高潮,是運動員的靈感和魔力全力發揮的時刻。

那運動中的創造力是什麼?

創造力可以被定義為以靈活性和流暢性 (flexibility and fluency),產生原創性想法和行動的能力。

靈活性有助於在同一情況下,找到不同的解決方案;而流暢性則是可以毫不費力且迅速地,產生這些解決方案。

在運動中,創造力跟決策是密不可分的,因為透過不斷決定如何行動,並且選擇當下的最佳解決方案,運動員從無到有創造了一場精采的比賽。不只取得比賽的勝利,而且還進一步娛樂了場邊的觀眾。

運動員的創造力,來自於視覺化思考

成功的運動員能夠用圖像思考 (think in pictures),而不是文字思考,並能夠以積極和建設性的方式,掌控腦中的心理圖像 (mental image)。

心理圖像是指在沒有實際外部刺激的情況下,大腦中產生的一種感官體驗。它是我們在腦海中創造或重現的一種虛擬的感知經驗。

好的運動員必須要能夠從高度理性、邏輯和深思熟慮的思維方式,轉變為更加自發性、自由和本能 (spontaneous, free, and instinctive) 的思維模式。

視覺化思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大的心理訓練之一,可以將心理上的願望,轉化為身體上的表現。

秘訣在於,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無法區分非常生動的視覺化思考和真實事件。因此,視覺化思考越生動、詳細和真實,產生的效果就越強大。

所以在訓練過程中,拍攝年輕運動員的表現是很有用的。這可以幫助他們學習從第三人稱視角,去想象自己,進而允許自己從不同的角度和視角去演練跟思考。

▎創造力是與生俱來的,還是可以後天訓練,像是技術和體能一樣?

有些人天生高大,有些人瘦小,創造力和其他心理方面也是如此。然而,這並不意味著它不能被培養。

2 Comments

教孩子,讓他們自己做決定

[大衛選讀] 教孩子,讓他們自己做決定

人坐在會考現場,身邊的家長交換著八卦,對於孩子的各種選擇感到莫名的焦躁。我自己在想,有什麼好擔心的,就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啊。

Teach Your Kids How to Make Their Own Decisions 這篇發表在美國全國家長教師協會的文章,很有條理地寫出為什麼要讓孩子自己做決定,以及身為爸媽要如何幫助孩子,也同時去調整自己的觀念。

內容整理如下,原文連結:https://ptaourchildren.org/teach-kids-decision-making-skills/


教孩子,讓他們自己做決定

身為父母,我們超級希望孩子能夠成功,因此常常為了讓他們進到好學校或有好的未來發展,而忍不住插手去幫孩子做決定或解決問題。

然而,這樣的做法反而會剝奪孩子的自我掌控感 (robbing their children of a sense of control).

換個角度來看,大多數青少年都常會感到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,從 2005 到 2018年的十幾年間,美國青少年的憂鬱症比率上升了 37%。研究顯示,覺得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或決定,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壓力來源。

The power of empowerment

給孩子自己做決定的空間,不僅能讓他們的大腦學會如何做出困難的選擇,更重要的是,這能幫助他們減少無助感,或是被他人控制的壓力。

你怎麼用大腦,就會進一步刺激往哪裡發展。所以孩子掌控自己人生的經驗越多,他們就越能冷靜清晰地思考,而不是讓焦慮主導了一切。

以下一些建議,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對自己和未來的強烈掌控感。

Ask lots of questions, but start small

多問問題,但從小事開始。請孩子列出他們想要掌控的事情清單,並制定計劃,將做決定的責任轉移給他們。

試試看,在你原本會直接做決定的事情上,有意識地徵詢孩子的意見:「你覺得我們應該這樣做,還是那樣做?」

從小地方開始,讓他們開始做自己的決定。

Leave a Comment

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教育的真正目的

[大衛選讀] 回頭讀馬丁路德・金恩博士,在他18歲時發表的文章,談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教育的真正目的,特別有感。

近來很多趨勢分析都在講人工智慧對於教師的衝擊。但實際上如果把實用性的知識技能,跟文化價值觀分開來看,就會發現儘管可見的未來,AI 能夠很好地幫助知識技能的學習,但是道德品格和價值觀反而更需要人類教師。

思想啟蒙的角色,在人們更需要探索身為人的意義的這個年代,尤其重要。各位老師們好好加油阿!

內容整理如下,原文連結:https://kinginstitute.stanford.edu/king-papers/documents/purpose-education


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教育的真正目的

當我在學校內外參加所謂的 “bull sessions (隨意、直率、誇張或幽默的非正式交流)” 時,我經常發現大多數大學生對教育的目的存在著誤解。大部分的參與討論的兄弟們認為,教育應該為他們提供適當的剝削工具 (instruments of exploitation),讓他們能夠持續壓榨普羅大眾。還有一些人認為,教育應該為他們提供高尚的目標,而不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(furnish them with noble ends rather than means to an end).

在我看來,教育在人的生活和社會中有兩個功能:一個是實用性 (utility),另一個是文化 (culture)。教育一方面必須使人變得更有效率,以更容易地實現其生活目標。

教育另一方面,還必須訓練人快速、果斷和有效地思考。

要有洞察力 (think incisively) 和獨立思考 (think for one’s self) 是非常困難的。我們容易讓我們的精神生活被大量的似是而非、偏見和宣傳術語所侵蝕。在這一點上,我常常懷疑教育是否正在實現其目的。

Leave a Comment

如何教孩子,投資不要陷入這10大行為陷阱

[大衛選讀] 我們家的投資理財教育,一直非常實驗性。從國小開始,我們就把所有的壓歲錢全數交給孩子,帶他們去看公司財報,讓他們自己去做投資理財,而且100%盈虧自負。

會這麼做的原因是,身為成年人我們自己都曾做過很多錯誤的投資決策,而且也還在不斷的試誤跟學習中。要教孩子這些道理,最有效的方法並不是幫他們避開所有的障礙陷阱,而是及早讓他們去親身體會投資的高低起伏,並且從中去學到經驗教訓。

Don’t Get Caught by These 10 Behavioral Pitfalls 這篇文章,列舉出投資心理相關的10大行為陷阱。我覺得很適合在孩子做完自主決策,對於投資有所體會時,回來對應做教學用。

當然也很適合大人自己好好反思一下啦。

內容整理如下,原文連結:https://www.morningstar.com/personal-finance/dont-get-caught-by-these-10-behavioral-pitfalls


投資不要陷入這10大行為陷阱

Don’t Get Caught by These 10 Behavioral Pitfalls

華倫·巴菲特 (Warren Buffett) 認為,投資成功不需要大量的腦力,而是需要一種人格特質;一種可以控制住自己的衝動,避免陷入麻煩的心理素質。

這是一種罕見的能力,能有效地識別和克服,自己心理上的弱點 (identify and overcome one’s own psychological weaknesses)。

在過去的幾十年中,行為財務學 (behavioral finance) 在理解心理學和投資者行為方面,獲得了許多可供借鏡之處。其中在如何糾正投資錯誤,以便獲取更大的利潤這塊,特別值得參考。以下是10個最大的心理陷阱 (psychological pitfalls):

▎1. 過度自信 (Overconfidence)

過度自信指的是,我們認為自己比實際上更聰明或更有能力。例如,有82%的人說他們在安全駕駛者中排名前30%;或是當人們說他們對一件事有90%的把握時,研究顯示他們最終只有約70%的正確率。

研究顯示,過度自信的投資人會傾向更頻繁地交易,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比對方更懂得真正的行情。

事實上,頻繁交易的代價高昂,而且很少有所回報。交易成本包含了傭金、稅務和買賣的價差。這些摩擦成本將不斷地拉低年化報酬率。

除了對我們能力的過度自信外,促成快速交易的另一個因素是控制錯覺 (illusion of control)。我們會以為,自己親力親為去做更多的投資決策與操作,就更能夠掌握並拉高投資績效。但研究發現恰好相反,過度參與可能反而是有害的。

▎2. 選擇性記憶 (Selective Memory)

過度自信可能導致的另一個危險是選擇性記憶。大多數人並不想記得過去的痛苦事件或經歷,尤其是那些我們自己造成的後果。投資上尤其是這樣,我們當然不想記得那些大賠的股票,或是愚蠢的交易選擇。

當我們越是自信,這樣的記憶就越會威脅到我們的自我認知。如果我們犯了這些投資上的錯誤,我們還會是個優秀的投資者嗎?

這樣子的認知失調 (Cognitive dissonance) ,將迫使我們選擇性地記住它,並且在記憶中加入一些合理化的資訊,以便糾正並為維持我們的自我形象認知。

像是「也許賣掉那支股票真的不是個壞決定?」以及「也許損失的錢沒有那麼多?」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們對該事件的記憶可能不會是絕對準確的,但已經很好地融入到我們期望的整體形象中。

然而,這樣的選擇性記憶,很有可能會讓投資一錯再錯,錯失導正的機會。

Leave a Comment

如何拍好一場籃球賽

[大衛選讀] 有不少家長說,我拍的照片很有故事性。老實講,這也是按了快40萬次快門,把單眼相機快門都拍斷了,才一點一滴學到的攝影觀念與經驗。

Nate Edwards 是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的攝影助理總監,得過不少專業攝影獎項。這隻籃球攝影教學影片,是他把在BYU籃球隊的攝影實務經驗,包含場上實際動態,以及場下後製挑片工作,全都拍攝出來不藏私的分享。

看到這影片教學,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。早兩年有這教學影片,不知道可以省下多少冤枉路。由於太精采了,我忍不住把影片重點節錄成文字摘要。真的有興趣學運動攝影,一定要搭配原始46分鐘的影片好好看過。

重點摘要整理如下,影片連結:https://youtu.be/4YGu-RwJdU0?si=s51hIIXSsm2Ag8LI


How to Photograph Basketball

如何拍好一場籃球賽

在籃球比賽中,你不僅僅是在拍攝比賽中的動作照片,你是在講述一個故事 (telling a story)。現在,當我拍攝一場比賽時,我希望人們能夠體驗到彷彿親臨球場的感覺,透過照片去真實地感受到這場活生生的比賽。

在這種情況下,在比賽前充分了解當中的故事情節是非常有幫助的。也許其中一名球員即將刷新全場得分紀錄,或者可能這是教練的生涯第100場勝利。無論故事情節是什麼,進入比賽前知道它是很重要的,這樣你就不會錯過當中最關鍵的部分。

另一個需要考慮的是,你的客戶是誰。比賽結束後,誰會使用這些圖像?他們主要需要橫幅圖像還是直立圖像?是選手的單獨圖像,還是寬廣的特寫鏡頭?

除此之外,我會嘗試在每一場比賽中,均勻地拍攝每一名球員的照片,有意識地去創造視覺的歷史記錄。作為一名大學攝影師的一部分工作,就是要做一名視覺歷史學家 (visual historian)。很多媒體、家長、球員會要求提供在某年參加比賽的照片,無論是用於公開文章還是作為家庭禮物。所以請試著幫每個人都留下一些記錄。

▎關於位置 (positioning)

大部分時間裡,你會在上半場待在一個地方,然後在下半場切換到場地的另一邊。這不像美式足球,得要在場邊來回跑動。你基本上是保持靜止的,動作會自然來到你面前 (the action comes to you)。

在正式比賽裡,你會被限制在底線後方的一個標記區域內,需要好好待在那個空間裡。然而還是有一些移動的彈性,需要考慮的事情是,如果你的隊伍投了很多三分球,你可能會想移到外線邊緣。如果你們大部分的得分來自禁區,你可能會想更靠近籃下一些。

嘗試跟上比賽的節奏 (follow the flow of the game),並根據需要做出調整。

還有一件需要注意的事是裁判。他們很可能會擋到你,對此你也無能為力。但你可以嘗試觀察並跟隨裁判們的行為模式,這樣就可以試著移動到他們不太常站立的地方。

如果你是球隊的攝影師,你可能會有更多的自由可以四處走動,尤其是如果你在自己的主場。但如果你不是球隊的攝影師,當你看到其他人在指定的媒體區域外拍照時,這並不意味著你也可以這樣做。你需要遵循每個場地的規則。

這裡有一個小建議。如果你想交朋友而不是招惹敵人,不要走到正在拍照的其他攝影師的前面。如果你需要離開場地並且必須穿過他們,最好等到暫停時間再移動。

在比賽中如果有選擇的話,我喜歡到處遊走到多個不同的位置,因為我想要更多視覺上的多樣性 (visual variety)。如果能拍攝到不同角度的板凳席、場地和觀眾,那會增加很多捕捉到多元畫面的機會。

1 Comment

青少年體育風氣盛行,其中隱藏的領導力危機

[大衛選讀] 跟著孩子參加各地賽事,幫忙球隊安排交通接送跟訓練支援,有時候我會想,這會不會幫孩子做太多了?

The Leadership Crisis in Youth Sports Today 這篇文章,剛好提到了美國的青少年運動發展現況與危機。美國比台灣發展得更快更成熟,青少年的運動發展已經充分組織化。像是巡迴聯賽、俱樂部等機制,讓孩子的個人發展有更好的支撐,但也引發了領導力的培育危機。

大人規劃得越多越完整,孩子自主安排的機會就越少,溝通協調與領導能力就越弱。同時家長的期待越高,也可能會更扭曲孩子的學習發展方向。美國的現況,值得未來的台灣提早思考。

重點摘要整理如下,全文連結:https://www.topmentalgame.com/blog/the-leadership-crisis-in-youth-sports-today


▋The Leadership Crisis in Youth Sports Today

青少年體育風氣盛行,其中隱藏的領導力危機

為什麼現在的運動選手在心理和情感上比以往更加脆弱?為什麼場上的領導者越來越少?

回想我12歲時,參加了1988年 Little League 冠軍賽。比賽中被三振時,我沮喪到把頭盔扔到地上。教練因此讓我去坐板凳,再也沒有上場,而我們輸掉了那場人生當中重要的比賽。

如果是在今天這種青少年運動的氛圍中發生這種事件,家長可能會要求解雇教練,或是幫孩子重新找一個新的球隊俱樂部。

但那是一個不同的時代。我的父母完全支持教練讓我坐板凳的決定,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個關於領導力的教訓 (a leadership lesson),尤其是我的爸爸。為什麼?因為他就是那位讓我下場的教練。

▎當今青少年運動的優點與缺點

如今,青少年運動的整體架構是為了培養個別運動員 (individual athletes),而不是偉大的領導者 (great leaders)。

現在的青少年運動進步了很多,有更好的教練、設施、裝備,以及在更年輕時就可以與更強大的對手比賽的機會。

然而,領導力發展的機會並沒有改善;事實上,反而變得更糟。

過往對於一般人來說,青少年運動是最大也最有效的領導力培訓基地。但現在不再是這樣。以下幾個原因,解釋了為什麼在當今青少年運動的氛圍中,領導力發展越來越差,以及為什麼這很重要。

▎當今的青少年運動幾乎100%都是有組織運營的,意味著都是大人們在規劃每一次練習和比賽

在1980年代長大的我,即使有參加聯賽,但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當地的場地和球場,跟其他孩子自己即興組隊打比賽。

如今,有組織的運動機會到處都是,有娛樂聯賽、巡迴聯賽等。但正如我之前提到的,這些多元的機會對運動員的身體和技能發展來說是非常棒的,但它們提供的領導力發展機會則變得很少。

孩子們很少有機會能自己組織一場比賽,選擇隊伍,創建和執行規則,排解爭議,並且讓同儕遵守社會規範。幾乎在每一個節點上,都會有大人告訴他們何時以及在哪裡練習,要穿什麼,以及要做些什麼。

換句話說,今天的年輕運動員從未有機會領導 (never get to lead)。

Leave a Comment

臨場決策是一種技能,你的孩子有好好進行訓練嗎?

[大衛選讀] 能否有效閱讀場上的比賽,往往是球員臨場表現好壞的關鍵。有時候我們會說某個球員的視野好,能有效預判情勢、有創意地打出絕妙好球。這是靠天生的直覺嗎,還是後天的經驗學習?

Decision Making Is a skill. Do you train it? 這篇文章把所謂的能讀懂比賽 (read the game),視為是決策技能的展現,並且拆解成情境評估 (Situational Assessment) 和決策制定 (Decision Making) 的能力。

與其說這能力只特別適用在球場上,我倒覺得所有的PM, Lead, 資深專業工作者,都需要這樣的決策技能,才有辦法在臨場會議討論、提案簡報對談中,預測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,並選擇正確的行動。

重點摘要整理如下,全文連結: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pulse/decision-making-skill-do-you-train-jack-birtwhistle/


▋Decision Making Is a skill. Do you train it?

臨場決策是一種技能,你的孩子有好好進行訓練嗎?

對許多運動員來說,如何下決策 (decision-making) 是一種核心技能。例如足球、橄欖球和籃球等運動,運動員需要迅速評估當下情況並選擇適當的行動。然而場上的情況是高度動態的,隊友、對手和裁判都在獨立做出決策和採取行動,每秒鐘的情勢都在改變。

人們往往會說有些選手比其他人,更能讀懂比賽 (read the game)。他們似乎能預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,並總能比對手快上一步。這是真的,但這能力並非是天生就有的。

決策是一種技能。這些運動員不是魔術師。無論是透過天賦、經驗還是專門的學習,也可能三者兼備。這些選手都培養出了頂尖的感知認知技能 (perceptual-cognitive skills),使他們能夠準確地進行情況評估,預測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,並選擇正確的行動。

當他們在場上比賽時,似乎時間的流動變慢了,他們比對手有更多的時間餘裕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他們確實有,因為他們的腦袋能自動流暢地閱讀和反應 (reading and responding),而不需要停下來思考。

那麼我們如何培養這種特殊的技能組合呢?首先,我們把它拆解成兩個部分:情境評估 (Situational Assessment) 和決策制定 (Decision Making)。

Leave a Comment

我的學生用 AI 作弊,而這正是教學的最佳時機

[大衛選讀] ChatGPT 為學校教育帶來很大的挑戰,但我覺得這更像是個機會,而不是阻礙。

My students are using AI to cheat. Here’s why it’s a teachable moment 這篇文章,說明了一位大學教My students are using AI to cheat. Here’s why it’s a teachable moment 這篇文章,說明了Siva Vaidhyanathan知名文化歷史與大眾傳播學學者兼大學教授,如何看待學生用 AI 作弊,如何適應大型語言模型的導入,並且更積極地帶領學生探究知識與學習的本質。

與其害怕這些,外表形式上做得很好,在內容本質上做得極差的生成式 AI, 不如善用它變成練習思辨的基礎素材。這位教授的教學觀點,值得反思參考。

重點摘要整理如下,全文連結:https://www.theguardian.com/technology/2023/may/18/ai-cheating-teaching-chatgpt-students-college-university


我的學生用 AI 作弊,而這正是教學的最佳時機

My students are using AI to cheat. Here’s why it’s a teachable moment

從過去到現在,我們一直在對應各種作弊的方法和技術。在2023年春季的課程中,我的助教在120個學生裡頭,抓到了4個作弊案例。學生們使用像是 ChatGPT 這樣的人工智能語言模型來完成短篇文章。作弊的學生們承認有使用這樣的系統,並且都同意重寫一次作業。

教師們普遍對於學生利用這些系統來規避作業,感到非常驚慌,以致於我們常常忘了,即使是2023年的現在,這些系統其實運作得並不特別好。這些騙人的文章內容很容易被發現。裡頭往往包含了驚人的錯誤,沒有完整呼應原本的題目,或者看起來完全不像這年紀的學生會寫出來的東西。

考慮到這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作弊行為,我們跟每一位作弊的學生對話討論,並且下定決心要好好把握這樣的時機,大步往學習的目標前進 (toward the goal of learning)。

我教的課程叫做《危機中的民主, Democracy in Danger》。這堂課設計的目的是,讓學生們思考世界各地對民主的威脅,以及其歷史根源。這並不是一堂教學生如何反思 AI 新技術如何使用的課程,但是人工智慧這題目太有趣了,以致於我迫不及待地想把這些問題,一股腦地帶到學生面前。

我對大型語言模型在生活中的突然興起,感到非常雀躍興奮。只要這些技術還不夠成熟,在它們宣稱要做到的事情上還有一堆問題,那它們就很適合拿來做研究。這樣的不完美,揭露了很多潛藏在潮流熱度底下的根本問題。

過去數十年來,我一直在尋找能夠讓學生深入探討語言與溝通本質的方法。人工智能實際上是智慧的嗎?這些系統看起來像是在產生知識 (producing knowledge),但實際上只是偽裝 (actually only faking it)。這又代表著什麼?

Leave a Comment

一個好的球隊教練,可以幫助孩子重訓他們的心智

[大衛選讀] 從小陪孩子參加球隊活動,我發現走進各支球隊,遇到不同的教練,學習成長的差異非常大。

有些教練積極求勝,為了球隊跟球員的戰績,會使出各種軟硬手段去爭取最終的成績。有些教練則更像是老師,明明賽局已定,仍然不放棄最後3秒鐘,把握最後一次暫停的機會,在場上教孩子如何做人做事。

我喜歡自詡為人生導師的教練。因為參加球隊,最終為的不是比賽的輸贏,而是訓練孩子的心智。在球場上學到的事情,將會很大程度地,影響他們往後的人生,而不只是幾場體育競技而已。

The Game Teaches the Game 這篇文章,是排球教練 John Kessel 執教多年的心得。文中分享了優秀的教練,必須要認知到自己是孩子的導師,在心理建設、人格建立,以及正向且全局思考上,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
重點摘要整理如下,全文連結:https://usavolleyball.org/resource/the-game-teaches-the-game/


The Game Teaches the Game

競賽本身,教會我們如何競爭獲勝

在美國,有近六百萬人參與沙灘排球運動。但是市場上並沒有標準的訓練培育課程,教練們往往是透過試驗和犯錯來學習,每年的新進隊伍都是新一輪的學習實驗。所以身為一個教練,核心的信念就是,必須要持續學習。

以下是在自我摸索中,發現教練工作最重要的事情。很多經驗不只適用於沙灘排球,而是廣泛性的教練原則。

▎最重要的是,認知到你是一位老師 (You Are a Teacher First and Foremost)

無論是在課堂上教學,還是在場上擔任教練,都是在做同樣的事情,那就是教導 (teaching)。關鍵不在於你知道多少,而在於你能讓學生吸收、理解多少。

一方面,你必須一致 (consistent),你的說法必須具體明確 (specific in your words)。

另一方面,孩子更在乎的是,你的關心與信任。那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是非常神聖不可侵犯的。不需要大吼大叫和體罰,那不是一位好老師需要的技能,也跟當一位好教練毫無關係。

想一想你生命中遇過最好的老師,他對你做了什麼?然後回頭去重現那件美好的事情,試著當一個好教練,同時也是好老師。

▎競賽當中的90%是準心理遊戲 (90 Percent of this Game is Half Mental)

排球競賽中,有多少百分比是心理層面的?大多數教練說,心理因素大約佔了75-90%。那再回頭看看你在練習中,教導競賽心理的比例有多少,對球員進行了怎樣的心理素質訓練?

好的教練,在一開始就要讓球員充滿熱情,而且成為一個好的思考者 (good thinkers)。進一步,則教導球員們領導者所需的技能,以及如何領導。在他們身上建立起,對自己以及對團隊的充足信心。

好的團隊,真正挑的是人格,而不是球技。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