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的國中生,已經開始大量使用 ChatGPT 來寫作業了。只要把做作文題目打進去,設好字數限制跟文體風格需求,幾秒鐘後就可以開始抄寫一篇非常像樣,而且老師沒有辦法辨別真偽的文章。
與其禁用 AI, 今年五月的世界經濟論壇 (World Economic Forum) 裡,更廣泛地去討論與思辨,AI 對於教育的影響,以及如何善用新科技,去促使教育體系進行全面性的變革。
How AI can accelerate students’ holistic development and make teaching more fulfilling 這篇文章指出了,往後學生越不需要老師作為知識的主要來源,老師就越能專注於策劃、指導、評估成效;並且去幫助學生獲得比記憶背誦之外,更重要的、不可取代的人類技能。
教育的本質是什麼?文中沒有直接的答案,但是很好地揭露了新的機會跟可能性,留給我們去想想。
重點摘要整理如下,全文連結:https://www.weforum.org/agenda/2023/05/ai-accelerate-students-holistic-development-teaching-fulfilling/
▋AI 將釋放教室中的時間,加速學生全人發展,並使教學更有成就感
隨著我們在工作、生活和課堂中,全面地與人工智慧迅速融合,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都在重新評估教育的真正目的 (re-evaluating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),因為這些新技術的導入牽連甚廣。
長久以來,針對未來工作和教育的討論對話一直強調:開發人類獨有,而且不太可能被科技取代的技能與價值觀,有多麼的重要。
ChatGPT 的崛起,只是另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。大多數學生和老師都同意,這樣的新科技應用說明了,為何我們不能在現代的學校裡,繼續用舊方式做事。
▎AI 工具如何幫助教育工作者 & 學生 (How AI tools can help educators and students)
我們希望 AI 的出現,可以激勵老師、學生、家長和政策制定者去一起坐下來思考:學生到底需要什麼技能,才能去應對不確定性、解決複雜挑戰,並在不斷變化的經濟中,塑造有意義的未來。
這樣的學習應該培養學生的主動性、認知、批判性思考、解決問題的技巧、與他人的連接性,以及身心健康 (agency, awareness,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-solving skills, connectedness, and well-being)。
AI 可以幫助學生,培養未來需要的技能。像 ChatGPT 這樣的工具,如果以深入且更具參與性 (deeper, more engaged) 的學習方式來使用,可以促進學生的批判性思考。
學生越不需要老師作為知識的主要來源,老師自己就越能專注於策劃、指導、評估成效 (curate, guide, critically assess learning) 以及幫助學生獲得比記憶背誦,更為重要的技能。
相較之下,社會情感學習 (social-emotional learning) 的重要性與日俱增,教師在塑造孩子遠離螢幕的經驗中,擔任了重要的角色。教師必須接受相關的訓練:如何教孩子倫理原則;如何適當使用 AI 工具;以及如何緩解 AI 帶來的風險,像是削弱人與人的連結和歸屬感,以及日益增加的孤獨感。
另一個可能的好處是,AI 可以釋放課堂上的寶貴時間。
根據麥肯錫 2020 年的研究報告,現在教師每週工作約 50 小時,其中能直接與學生互動的時間不到一半。
教師常常被難以處理的行政任務纏身,耗盡了心力跟能量。透過行政任務的自動化,AI 可以幫助簡化教師的工作流程,讓他們有更多時間,跟學生建立關係並促進他們的學習和發展。
根據該報告,科技導入將可以幫助教師,將20-30%的時間重新分配到支持學生學習的活動上。
▎AI 工具在課堂上的視角 (A classroom view of AI tools)
AI 可以提高教師在課程規劃和差異化、評分和提供優質回饋、教師與家長的溝通,以及專業發展等領域的生產力。
在奈及利亞的拉哥斯,教師們開始看到 AI 為他們的工作帶來的效率和便利。曾在拉哥斯任教並創立 Schoolinka 的 Oluwaseun Kayode 目前看到越來越多來自西非各地的教師使用 AI 來識別孩子的識字水平,找出學生的困難處,並加深個人化的學習經驗。
在美國的伊利諾伊州,也看到了類似的情況,八年級數學老師 Diego Marin 將 ChatGPT 視為是,對學生來說非常有價值的個性化一對一導師 (a personalized 1:1 tutor)。
▎公平地在教育中使用 AI (Equitable use of AI in education)
我們看到 AI 有極大的潛力,能驅使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將其精力從日常行政任務,轉向至加速學生的成長和學習,從而使教學更加有成就感。
但我們需要保持警覺,確保 AI 是促進公平和教學品質的助力。我們都聽過科技被用來抄捷徑的故事,我們也必須要不斷微調 AI,以確保它不會複製既存的偏見。
AI 工具可以是教育系統轉型的催化劑,在公平全面的目標下,我們建議遵循以下原則:
• 共同創造 (Co-creation):試著把教育科技業,跟來自多元社群裡注重公平的教育工作者聚集在一起,共同研究如何產生好的 AI 應用,能呼應教學方法、滿足在地需求、貼合文化語境,並且克服既有偏見和社會不公。
• 輕鬆入門 (Easy entry points):透過提供開放資源和協作空間,支援教師取得並應用新技術。以減輕行政負擔並提供更個人化的學習,幫助教師將 AI 充分整合到他們的工作中。
• 數位素養 (Digital literacy):投資在 IT 基礎知識和 AI 素養上,以緩解日益嚴重的數位鴻溝。確保教師和學生能取得設備、頻寬,並且建立相關的數位素養。
• 最佳實踐 (Best practice):收集並分享距啟發性的例子,像是個別老師們如何使用科技來支援學生發聲、增進好奇心,和自主探索等,以激勵其他教師善用 AI。
• 創新與適應 (Innovation and adaptation):與校方合作,一同支持教師的專業發展,並培養創新與適應的文化。為發展出 AI 新應用的教師,給予認可與獎勵,鼓勵同儕間的交流學習與專業培訓。
如果我們做對了,AI 將釋放教室中的時間,加速學生全人發展,並使教學更有成就感。